文化与金融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朝阳,“文化+金融”融合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为持续优化文化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深入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积极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政策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了“依托两大载体、提供两个支撑、形成两个闭环、满足两类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如何为文化企业赋能,朝阳区做了哪些实事,小编带你来揭秘。
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
国家文创实验区自2014年成立以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发展经验,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样板区”。

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集成银行、信用评价、担保等多类金融服务机构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配套支持,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工作闭环。
信促会成立以来,积极对接各类金融资源,协调相关金融机构推出系列特色金融产品。
目前,信促会已与12家银行、9家担保机构、6家创投机构和5家信用评级达成战略合作,累计为1847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257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三分之一。
其中,银行贷款平均利息从5%左右降至3%左右,担保费用从2%左右降至1%左右,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平均工作周期缩短为30天。
整合金融服务和政策资源
向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国家文创实验区坚持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大胆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文化产业领域的全面改革创新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模式,已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金名片”和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田”。
为进一步有效整合各类金融服务和政策资源,向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项目对接、业务办理、投融资合作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在市文资中心、市金融局等单位的指导下,2018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建立北京市首个线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业务培训、项目洽谈、上市辅导、创新创业、银企对接等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门空间和精准服务,打造形成“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通过放大社会资本、金融杠杆撬动作用,推动“政策+金融”产业促进机制发挥效力。
目前,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已整合2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蜂鸟贷、创业快贷、银担通、税易贷等30余种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以及融资服务,其中达成合作39家。
结合企业投融资服务新需求
营造良好的文化金融服务环境
结合企业投融资服务新需求,国家文创实验区又引导杭州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北京朝阳文创支行,推出系列普惠性文化金融服务产品,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金融服务环境。
“下一步,朝阳区将聚焦区域发展定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企业融资新需求,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来,打通线上线下工作体系,进一步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模式,为文化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国家文创实验区更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政策服务“组合拳”
激发金融机构扶持文化企业积极性
在不断健全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国家文创实验区持续加强在政策方面对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的支持引导力度,通过政策服务“组合拳”,充分激发金融机构扶持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将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文化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
一方面,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加强与北京市“投贷奖”“房租通”等政策进行市区联动和叠加,进一步放大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文创实验区主动加强政策创新,发起成立北京市首支区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投资了一批文化精品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与北京真格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文在线(天津)文化教育产业私募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与各机构合作发起设立文化产业子基金的投资模式,重点投资支持文化科技融合性强、发展潜力大、创新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文创基金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朝阳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建设;
通过与产业合作方、头部投资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文化产业子基金,投资优质文化企业的股权或项目,共同打造区域优质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
同时,结合“凤鸣计划”“蜂鸟计划”发掘一批高成长性文化科技融合类创业企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形成有效联动,遴选一批优质文化科技融合类项目,不断充实优质企业(项目)储备库,培养大而强、小而优的创新企业。未来两年,文创基金计划参与投资的子基金规模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与文创基金形成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群
与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相适应,实验区不断将政策创新走向深入,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15条”“政策50条”“政策30条”,每年安排专项引导资金,构建文化金融政策引导体系,支持文化企业开展各类融资,鼓励文化企业积极利用各类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支持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视具体情况给予100-300万元补贴支持;
实施培育龙头企业的“蜂鸟助飞行动”,配套推出“蜂鸟贷”文化金融产品,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上市企业、营收百亿级企业;
对于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分阶段给予100-500万元奖励;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文化金融创新探索,加大文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提供特色文化金融服务,视成效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等,打造有利于文化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政策实施以来,文化金融相关政策共对400余家企业及金融机构给予超过2.4亿元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本近200亿元。
“文化+金融”融合模式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在文化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经济贡献大幅提升,目前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
2021年1-12月,国家文创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收入1492.9亿元,同比增长42.6%,占全区的52%,成为全国首个超过千亿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2022年1-7月,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同比增长13.3%,收入占朝阳区比重提高到56.2%;
截至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近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1397家,发展态势强劲。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领域支持。下一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朝阳区“三化”主攻方向,紧抓“两区”建设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持续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积极创新文化金融融合机制,拓宽文化与金融合作渠道,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探索经验、作出示范,全力将国家文创实验区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更好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