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2014年7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与北京市采取部市战略合作的方式,以北京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共同推动建设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图15:实验区揭牌学生合影图片.png

实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深入推进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六大领域的改革创新,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政策体系,健全文化企业梯次化引进培育机制,实施“领航计划”“领鹰计划”“蜂鸟计划”;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成立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北京市首支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形成信用融资、股权融资“两个闭环”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设立北京市首个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法治环境;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品质提升工程”,引导打造了51个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形成错位、协同、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积极搭建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协同发展平台,牵头成立全国首个老旧厂房协同发展联盟、国际文化产业园区联盟,引领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各类产业要素和市场主体的加快聚集,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的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的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建设国际数字文化引领中心、国际时尚文化消费中心、国际文化传播交互中心、国际文化资源汇聚中心。

截至2022年底,实验区文化企业注册数已超过5万家,上市挂牌文化企业44家。2022年1-12月,实验区1374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收入1583.7亿元。区域内汇聚了时趣互动等近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掌阅科技、宣亚国际等44家上市挂牌企业,思维造物、太合音乐、影谱科技3家数字文娱独角兽企业,以及万达文化等164家文化类总部企业,成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样板区”。

当前,实验区正站在从7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向辐射区,即朝阳区470.8平方公里的全域化发展新起点;站在从传统文化业态向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即深入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将采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1234”策略,即锚定国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一个目标;着力推动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两个方针;狠抓优结构、强服务、提质效三个重点任务,实施园区品质提升计划、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文化菁英引育计划和文化精品培育计划四项举措,加大对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贡献度水平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统一、双效提升,全力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探索经验、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