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droid
ios
建设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2014年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正式批复,以北京市朝阳区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采取部市战略合作的方式,共同规划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大胆实践,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首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服务北京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图15:实验区揭牌学生合影图片.png

建设优势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成为首都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北京CBD—定福庄一带是首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承载区,该区域国际资源丰富、商务氛围浓厚、消费市场活跃、资本市场发达、高端人才聚集,是全国首个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品牌企业加快聚集。实验区市场吸引力日益凸显,聚集了万达院线、宣亚国际等52家上市文创企业,掌阅科技、优客工场、微票儿、乐视影业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和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核心区范围内已聚集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万达文化、恒大文化、苏宁文化、腾讯影业、新浪动漫、恒美广告、亚马逊卓越、爱上电视、途牛旅游、蓝色光标、掌阅科技、时尚集团等一批知名品牌文化企业,成为中国文化传媒类企业最集聚的区域。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17年12月底,文创实验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37601家,新增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220家,1亿元以上72家,注册资本金合计213.1亿元。2017年,文创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1501.9亿元,占全区文创产业总收入46.9%。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通过工业厂房改造、传统商业空间转型、有形市场腾退、集体产业发展“高精尖”等方式,陆续引导转型升级了莱锦文化创意园、齿轮场品牌创业文化园、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铭基国际创意公园、塞隆国际文化产业园、华膳园国际传媒产业园、金田影视产业园等文化创意园区。目前,实验区内已有50余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了错位、协同、融合的发展格局。

  文化政策逐步落地。2015年4月,实验区被纳入北京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一区(县)一试点”改革试点范围。2015年9月,被列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范围。2016年5月,被授予北京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第一批)称号。2016年6月,实验区被确定为北京市允许外商投资者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特定区域试点之一。2016年8月,实验区被授予“全国文化行业信用等级评价试点”资质。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搭建七大公共平台“培植”文创产业发展生态。一是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在国家文创实验区设立CBD、双桥两个企业登记服务站。二是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文创四板”;加大对“蜂鸟企业”扶优扶强力度。三是要素服务平台。全国首个国家级版权监测中心平台、全国首个国家版权创新基地、北京市首家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影视产权交易平台、北京版权保护中心等多个平台项目成功落户。四是宣传服务平台。通过国家文创实验区高端峰会、中国网博会、北京文博会、“智汇三三”、“精准服务促发展”等品牌活动,提升影响力。五是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网站、微信群、移动APP、文化企业大数据系统等信息化服务体系。六是高端人才服务平台。依托朝阳区“凤凰计划”、高端商务人才政策、10项外籍人才出入境新政等,打造文化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区。七是协同发展平台。发起成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园区(企业)联盟;引导国安创客、北京齿轮场等企业在天津、河北等地拓展品牌运营;与天津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开展战略合作;筹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

 

发展目标

  力争到“十三五”末,文创实验区核心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的探索区、文化经济政策的先行区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建设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加大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构建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文化资源管理机制、统筹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

  ——建设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积极争取国家文化产业相关政策率先落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励文化产业改革创新的政策体系和组织架构,重点推进文化金融、版权交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等领域的政策创新。

  ——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金融、科技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带动和促进各种资源优化组合、高效配置,进一步激发文化活力。


空间布局

20200714.jpg

  实验区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采取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

  核心承载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空间。该区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起东二环朝阳区与东城区界,东至八里桥朝阳区与通州区界,北至工体北路-姚家园路及其东延长线,南至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行政区域面积78平方公里。

  辐射带动区——在总结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核心区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实验区区域范围未来将适时拓展至天桥演艺区,798、宋庄艺术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北京市重点文化产业功能区,形成“一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格局。

  协同发展区——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影响力、辐射力,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建立京津冀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QQ截图20151214111305_副本.png

主要任务

  推进六大领域改革创新。即按照部、市的要求,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六大领域的改革创新。

  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以文化传媒、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文化贸易、休闲娱乐为支撑的高端产业体系,构建文创实验区“高精尖”文化产业结构。

  构建“一廊、两核、多基地”的空间布局。以北京CBD—定福庄为核心承载,在CBD区域打造“国际文化商务核”,使其成为中国国际文化展示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信息传媒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信息传播枢纽;在定福庄区域打造“文化创意创新核”,全面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和创新创业发展活力,使其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意创新高地。以国家广告产业园、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等50余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支撑,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型重点项目,构建“一廊、两核、多基地”的错位、协同、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

  加快实验区产城融合发展。实施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城、人三者的良性互动。

 

机构介绍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创实验区党工委)是区委派出机构,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简称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是区政府派出机构,加挂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简称广告园区管理办)牌子。文创实验区党工委与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为正处级。

        文创实验区党工委、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不含北京商务中心区)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市委、区委有关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不含北京商务中心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主要职责

文创实验区党工委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的决议、决定。

        2.负责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负责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以及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工作。

        3.负责指导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文化产业园区非公文化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负责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内的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服务工作。

        4.完成区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决议、决定,以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关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工作安排。

        2.会同文化和旅游部有关司局、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积极协调落实国家、北京市文化产业政策在实验区内探索落地。

        4.负责协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创新创业、产业融合等方面的促进和服务工作。负责统筹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作。

        5.负责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重大课题调研、产业动态跟踪分析等工作。

        6.负责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品牌策划、对外宣传、招商引资和产业促进工作。

        7.负责协调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文化产业空间资源转型升级和利用工作以及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等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的产业发展、财源建设工作。

        8.负责798艺术区的统筹协调、监督管理、产业促进和对外交流工作。

        9.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文创实验区内文化产业园区履职尽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协助有关部门和属地街乡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0.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领导分工

根据工作需要,文创实验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如下:

李   强:文创实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主持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工作部。

王春清: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保留正处级)、二级巡视员分管798艺术区管理服务办公室。

刘璐璐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分管园区服务部。

 浛: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分管产业发展部。

 琳: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任管委会新闻发言人。综合部、政策规划部。负责机关人事、财务、重大项目等工作。

       孙鹤云: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一年)。协助薛琳同志工作。

       云建明: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一级调研员。协助王春清同志工作。

       屈福来:文创实验区工委委员(保留副处级)、三级调研员。协助李浛同志工作。

       荆忠峰: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协助李强同志工作。